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

问答题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

题目
问答题
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 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当前,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是世界幼教发展的一个趋势。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认识家园工作的积极性,要将家长视为合作的伙伴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并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
2.家园合作的意义。家园合作,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一方为主的“配合”,而是两个同样肩负着人生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携手。两者携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家园合作可以整合幼儿多方面经验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的发展可以说是整合从两种场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的结果。家园合作,可以使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一方面,幼儿在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
(2)家园合作可以多方开发幼儿教育资源
家园合作可以多方开发幼儿教育的资源。例如: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本身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则可以为家长提供各种有关教育的资讯,并指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社区环境的教育价值,学会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来教育幼儿。  (3)家园合作可以提供交流与经验共享的机会
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家园合作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家长可以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幼儿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交流与分享时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之间的对话、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智慧的结合,将加深我们对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理解,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家园合作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也有利于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孩子,有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合作”中应该持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家长建立合作的情感,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交流,相信只要我们出于教育幼儿的目的,本着尊重、理解、平等、互惠、协商、自愿的原则,家长是会满足幼儿园的教育需要,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的。
3.家园合作的途径。家园合作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合作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家庭访问,即幼儿教师通过到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综合情况的访问;
(2)个别交谈,又称为面谈访问法,即幼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接触交谈,从而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家园练习册,即记录孩子综合表现的手册,供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研讨;
(4)书信、便笺,可以通过写信或者便笺的方式与家长交流,目前可能这种方式已经不被大多数幼儿园采用;
(5)电话,直接打电话和家长沟通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也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
4.家园合作的技巧。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对家长的日常幼教进行指导和建议,并能提供相对便捷的渠道,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园方的教学方向和理念。家园共育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是一种互动的表达,只有当这种关系处于平等状态时, 才能真正增进家园之间的和谐合作,改进幼儿的表现,准确地寻找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增加教育的合力。要很好地开展家园合作,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1)贴切的话题和语气
(2)恰当的举止和仪表
(3)平等的氛围创设
(4)开展有效参与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