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

如何实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工程?

题目

如何实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工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总体规划就相当于指南针。有了总体规划才少走弯路,减少投资风险。如果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只追求数字化设计技术高科技,盲目投资,其风险是存在的。如何将风险减至最低,又能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就应制定总体规划。针对数字化设计软硬件发展迅速的特点,应采用分步走、不停步的策略,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1)集成原则:制造业企业最终是要实施CAD/CAE/CAPP/CAM/PDM/ERP/ON电子商务等信息的集成。CAD是企业信息化的源头,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一开始就要制定一个有利于集成的总体规划。
2)继承原则:企业选定数字化设计系统后,工程设计人员对系统的熟悉和应用、利用CAD系统完成的设计图纸等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丢掉这些财富,在应用工程进一步实施时,需要对其进行继承和利用。CAD/CAE/CAPP/CAM/PDM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同时实施,应注意那些软件后上对企业最为有利。很多时候,单元技术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完美”与“集成”,这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放任“单元”,因为等需要集成时可能已无法集成。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分步实施。在总体规划中,还应该看到21世纪是网络支持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是CAD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在进行发展规划时,我们不能忘记实现网络化。
(2)软件的购置与应用系统开发
软件选择的成败往往关系到项目投资的成败。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做好功能需求分析。软件通常应考虑的问题:
1)功能应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即实用性。
2)软件本身各方面功能。主要从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和网络化去评价。
3)软件应登记注册。
4)运行稳定可靠性。
5)与其它系统的数据转换接口。
6)系统的开放性,尤其指二次开发能力。
7)人机界面易学易用。
8)用户群、升级能力和售后的技术支持能力。
9)价格因素。
二维CAD应着重考虑基本的二维图形绘制和编辑功能、各种符合中国标准的图面设置和标注工具(如视图、尺寸、公差标注、形位公差、粗糙度、剖面线等)、标准件库的支持能力、动态导航功能、汉字支持情况和硬件的支持能力等。三维CAD要重点考虑成熟的造型能力、三维图与二维图的转化与支持能力,与CAE/CAPP/CAM/PDM的集成能力,与其他大型软件的双向数据传递接口、数据管理能力和标准化等。应注意通用CAD系统与专业化CAD应用系统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系统越专业,越能支持专业设计过程,但通用性越受影响。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利用通用CAD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企业需要的专业设计应用系统。
(3)硬件的购置
计算机硬件平台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硬件的选择与硬件性能、所用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密不可分的。以前的三维CAD软件一般运行于UNIX操作系统上,硬件是工作站。随着个人计算机(即“微机”)性能的不断提高,高端配置的微机性能已远远超过原来的工作站,并已接近现在的低档工作站性能,微机已有很好的运算和图形处理能力,能胜任二维绘图工作和一般的三维CAD和CAE/CAPP/CAM工作。可以预计,以微机为核心组成的系统将成为运行CAD/CAE/CAPP/CAM软件的主流平台。工作站价格昂贵,但在UNIX工作站上运行三维CAD/CAE/CAPP/CAM软件快且稳定,在高端CAD/CAE/CAPP/CAM的应用及动画制作方面,基于Windows和微机的系统还不能动摇工作站的地位。因此,硬件购置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可以由工作站和微机按一定比例组成应用网络。图纸的最常用输出设备是绘图仪。笔式绘图仪已淘汰,激光打印机输出幅面一般在A3以下,如要输出大幅面的图纸应首选喷墨和激光绘图仪。
(4)“服务”的购置和应用工程实施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硬件购置是应该的、软件购置也已可接受,但一般会忽略对“服务”的购置。对于复杂系统,“服务”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工程是必须经过的道路。需要解决企业的如下问题:
1)针对企业特点,进行必要的企业个性化应用开发。
2)包括企业应用资源库在内的企业应用系统的建立。
3)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和硬件系统的集成。
4)“广大”企业设计人员的应用培训,仅个别人员会用一般是实施失败的原因。
5)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要改变设计人员的设计手段,也要改变设计人员长期的思维方式,这是困难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设计的革命。要全面实施CAD应用工程,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这项技术的全面应用,因此也有人将它叫做“一把手工程”。当然,应该建立合理的应用计划,采取新的应用机制,制定激励措施,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全面促进应用工程的实施。